謝師宴

廉政署提醒,老師們在畢業典禮之前,參加謝師宴要特別注意(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2/new/may/28/today-t1.htm),雖然是針對公立學校,但想來對私立院校也是有同樣的要求與期待。

對於多數老師而言,之所想參加謝師宴,大概都是為了再一次看看自己曾經付出心血教導過的同學。畢竟,畢業之後要再能看到完整的「這一班」,恐怕是有點困難。然而,老師參加謝師宴的感受是複雜的,有感情的班級是捨不得…,沒感情的班級是恨不得…,捨不得或恨不得之間都會讓人情緒波動、百感交集,為免多情傷身,最後的結果便是:能不去、就不去。

再加上,近年來校園倫理改變,過去謝師宴是敬師心意的表現,老師多數會參與以領受學生這份心意。然而現今的校園環境轉變,各種教師規範與工作守則開始讓老師把教書當成工作,教書不再是: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那麼把自己工作作好的價值觀,自然會讓老師排除學生宴飲的邀請,因為這餐飯吃的沒有道理~,我把工作作好是應該的,謝謝各位在「教學評量」上的肯定,這樣就夠了,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就是知識提供者與知識學習者,供給與需求,如此而已,故~實在是不需要搞什麼謝師宴。

所以,若就我的觀察,碩博士班由於仍保有「師徒制」的精神,謝師宴的互動氣氛還算可以,所以老師們會有意願來共襄盛舉。至於,大學部嘛……,若是沒有良好的氣氛或用心的策劃,多數的謝師宴變成了同學華服美妝的自拍現場,那麼~參與的老師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是來此應酬一下,出不出席,彷彿是無關緊要。

對於謝師宴,我有些看法想說說。

想我從學生當到老師,從謝師宴的籌辦人到應邀參與謝師宴,在角色轉換的過程中,看到謝師宴這件事情意義的轉折,頗有些感觸:

首先,舉辦謝師宴的目的是感謝老師,倘若沒有這層意思,同學大可自己辦個畢業party,開心慶祝畢業就好。既然要謝師,就要謝的有道理,謝的有感情,要讓被謝謝的人覺得因此受到鼓勵而願意繼續奉獻教育,也要讓說謝謝的人有機會闡述原因,以此自我勉勵:身受老師教導之恩,日後當努力以不負期許。

其次,老師是以客人的心態參與謝師宴,老師不是以課堂中的面貌出席,他的心情是被動的,他的情緒是有待引導的,故不要期望老師在宴會場合中的表現會像是在課堂教室一般,會去主導全場的氣氛與進度。倘若他覺得無聊,就會先閃。就好像同學覺得上課無趣,就會蹺課一樣。更不要拱老師上去帶動氣氛,因為參與謝師宴的我們,自己的教學計畫中並沒有納入謝師宴這堂課的上課規劃,臨時受迫,恐怕只是徒增無奈。

再者,謝師宴不是只能辦一次,要真的有感情,哼~最好每年辦一次,要謝~就謝一輩子。

最後,又到了畢業的季節,作為老師,這也是驗收「成果」的時候,究竟費心教導的學生能否在專業表現上得到業界認可?能否在人生發展中站穩腳跟?能否在自我實踐過程中找到值得奮鬥的目標?這都是我們再再關切的事情,如果能夠在各位同學「出發」之前,因為謝師宴的舉辦而有再一次叮嚀各位的機會,而這個嘮叨又可以讓各位少受點苦,那麼我想,我會出席,所有的老師也會願意出席,因為「關愛學生」這事雖然已經不再是教書工作的必要條件(現在啊~請問一下「關愛」學生這在教師自評表中加幾分?),但卻是讓我們願意選擇老師這個職業的主要原因(根據我的觀察,想當老師、願當老師的人,多數是在之前的人生曾經遇到過關愛學生的老師)。

最後的最後,我要說:「不要把老師通通關在一桌,我們每天見面已經很熟了,這群人只會教書,跟他們坐在一起很無趣,請讓我們和同學們坐在一起,好嘛?拜託。」

About 張弘遠

立己於正
本篇發表於 Uncategorized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